1.导言

第一篇 导言

1. 经济学十大原理

什么是经济学?

  • 经济学(economics):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学科;

  • 稀缺性(scarcity):社会整体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。

经济学十大原理:

  1.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。比如:学生必须决定如何分配时间,家庭必须决定如何分配家庭收入,社会必须权衡效率和平等之间的取舍;

    • 效率 efficiency: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;
    • 平等 equality: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;
  2. 某种东西的成本,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。这种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被放弃的东西叫做机会成本(opportunity cost);

  3.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。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收益于边际成本来做决策,当且仅当一个行为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,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。

    • 理性人 rational people: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;
    • 边际变动 marginal change: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,因为这个变动导致的收益和成本变化称为“边际变动”与“边际成本”;
  4.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。激励(incentive)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。在分析一项政府政策时,我们不仅应该考虑它的直接影响,而且应该它通过激励产生的不太明显的间接影响。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,那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。

  5. 贸易使得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。贸易使得世界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擅长的活动,并享有种类更多的物品与服务。

  6.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。尽管市场中存在的是分散的决策和利己的决策者,但是市场经济总是用“看不见的手”使得社会总体经济福利最大化。

    • 市场经济 market economy: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,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;
    • 价格是“看不见的手”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;
    • 为什么市场经济优于中央计划经济?在计划经济中,价格是由中央计划者规定的,这些计划者缺乏关于消费者爱好和生产者成本的必要信息描述;而在市场经济中,这些信息都反映在了价格上;
  7.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。我们需要政府的原因:实施“产权”的重要经济制度,市场失灵时促进效率,福利巨大不对称时促进平等。

    • 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: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。市场失灵的原因:
      1. 外部性 externality: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。比如:工业生产会导致空气污染,影响其他人的健康。
      2. 市场势力 market power:单个人或团体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。比如:小镇里的每个人都需要水,但是只有一口井。
    • 即使看不见的手带来了有效率的产出,他不能消除经济福利上的巨大不对称;
  8.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。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别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。

    • 生产率 productivity: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的差别。
  9.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,物价上升。通货膨胀 inflation: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。

  10.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。虽然有争议,大多数经济学家是这样描述货币注入的短期效应的:货币增加刺激整体支出,增加物品与服务的需求,引起企业提高物价,鼓励企业雇佣更多的人,以为社会更少的失业。

    • 经济周期 business cycle: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。

    • 破窗谬误:打破窗户能够增加经济支出,从而带来新一轮的经济繁荣?实际破窗并没有引起新的净支出,而知识从别处转移了支出。

2.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

经济模型:为了加深对现实的理解,我们做了一些假设简化现实,这些情景被称为经济模型。

循环流量图 circular-flow diagram:

  • 经济简化为只由两类决策者组成,企业和家庭。
  • 企业用劳动、土地和资本这些生产要素来生产物品和服务;家庭拥有生产要素并消费企业生产的物品与服务。
  • 在“物品与服务市场”上,家庭是买者,企业时卖者;在“生产要素市场”上,家庭是卖者,而企业时买者。

生产可能性边界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:

  • 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,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。该图形的轴是某种特定物品的数量,对应的点集会在第一象限组成一个封闭图形,这个图形的边界曲线即为“生产可能性边界”,通常是一个上凸的曲线;
  • 如果一个经济从它可以获得的资源中获得了全部的东西,就称这种结果是“有效率的”。有效率的对应生产数量落在“生产可能性边界”曲线上。
  • 当经济增长时,社会可以改变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。
  • 生产可能性边界简化了复杂的经济,强调了一些基本但是极为重要的思想:稀缺性、效率、权衡取舍、机会成本和经济增长。

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: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,以及它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交易的学科。

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: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,包括通货膨胀、失业等。

3.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

一个现代经济寓言故事:

  • Frank、Rose 两个人都能生产牛肉和土豆两种产品。

    • Frank 的每天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为 $B = 8 - 0.25 * P$
    • Rose 的每天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为 $B = 24 - 0.5 * P$
    • PostScript: 当社会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的比率取决于当前的产量时,生产可能性曲线时外凸的,而不是直线;
  • Frank、Rose 用以下的时间分配策略进行生产:

    • Frank 用全部的时间生产土豆: $(B=0, P=32)$
    • Rose 每天只用 1/4 的时间生产土豆: $(B=18, P=12)$
  • Frank 和 Rose 进行交易,Frank 用 15 个土豆换 Rose 的 5 个牛肉:

    • Frank 在贸易后得到的物品 $(B = 5, P = 17)$
    • Rose 在贸易后得到的物品 $(B = 13, P = 27)$
  • 在贸易后 Frank 和 Rose 的都获得了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物品;

为什么 Rose 无论在牛肉和土豆生产数量上都要优于 Frank,贸易却能给他们带来好处呢?

  • 贸易给双方带来好处的原因是基于机会成本更低的比较优势,而不是绝对优势。

    • 绝对优势:一个生产者比另一个生产者用更少的投入生产的能力;
    • 比较优势:一个生产者比另一个生产者用更少机会成本生产的能力;
  •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上 Frank 生产 1 个牛肉的机会成本是 4 个土豆,而 Rose 的机会成本是 2 个土豆,如果他们以 1 个牛肉 3 个土豆的比例交易,则对双方都有好处。

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,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;对从贸易中获益的双方而言,他们进行贸易的价格在两种机会成本之间。